• 首頁>技術服務>

    氮吸附比表面積測試的吸附原理

    氮吸附比表面積測試的吸附原理

    發布日期:2012-12-13 來源:貝士德儀器 點擊量:1823

    (1)氣體與清潔固體表面接觸時,在固體表面上氣體的濃度高于氣相,這種現象稱為吸附;
    (2)吸附氣體的固體物質稱為吸附劑;被吸附的氣體稱為吸附質;
    (3)吸附可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,其不同特征如下

     

    化學吸附

    物理吸附

    吸附熱

    較大

    較小

    吸附速率

    需要活化,速率慢

    不需要活化,速率快

    發生溫度

    高于氣體液化點

    接近氣體液化點

    選擇性

    有選擇性

    無選擇性

    吸附層

    單層

    多層

    可逆性

    不可逆

    可逆


    (4)吸附平衡:固體表面的氣體濃度增加為吸附過程,濃度減少為脫附過程;當吸附速率與脫附速率相等時,固體表面上的氣體量維持不變,稱為吸附平衡。
    (5)等溫吸附線:在恒定溫度下,對應與一定的吸附質壓力,固體表面上只能存在一定量的吸附氣體,通過改變吸附質壓力,可得一系列吸附量,吸附量隨壓力而變的曲線稱為等溫吸附曲線。
    (6)五種等溫吸附線:
    Ⅰ型:對應于含有甚小孔的一些物質,如活性碳、硅膠、沸石等,平臺對應與小孔完全被凝
    聚液充滿;
    Ⅱ型:S型,在低壓處有拐點,相當于單分子層吸附的完成,在孔徑大于20nm時常遇到,
    其孔徑無上限;
    Ⅲ型:在整個壓力范圍,曲線向下凸,無拐點,甚為少見;
    Ⅳ型:與Ⅱ型相似,在高壓區,發生毛細凝聚現象,脫附時可見滯后現象;
    Ⅴ型:少見;
    等溫線的形狀與吸附質和吸附劑的本性相關,可得吸附質和吸附劑性質的信息,如Ⅱ型和Ⅳ型可計算固體比表面積,Ⅳ型中等孔(2~50nm)的特征,用于中孔的孔徑分布計算.

    氮吸附比表面積測試的吸附原理

    發布日期:2021-04-11 來源:貝士德儀器 點擊量:1823

    (1)氣體與清潔固體表面接觸時,在固體表面上氣體的濃度高于氣相,這種現象稱為吸附;
    (2)吸附氣體的固體物質稱為吸附劑;被吸附的氣體稱為吸附質;
    (3)吸附可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,其不同特征如下

     

    化學吸附

    物理吸附

    吸附熱

    較大

    較小

    吸附速率

    需要活化,速率慢

    不需要活化,速率快

    發生溫度

    高于氣體液化點

    接近氣體液化點

    選擇性

    有選擇性

    無選擇性

    吸附層

    單層

    多層

    可逆性

    不可逆

    可逆


    (4)吸附平衡:固體表面的氣體濃度增加為吸附過程,濃度減少為脫附過程;當吸附速率與脫附速率相等時,固體表面上的氣體量維持不變,稱為吸附平衡。
    (5)等溫吸附線:在恒定溫度下,對應與一定的吸附質壓力,固體表面上只能存在一定量的吸附氣體,通過改變吸附質壓力,可得一系列吸附量,吸附量隨壓力而變的曲線稱為等溫吸附曲線。
    (6)五種等溫吸附線:
    Ⅰ型:對應于含有甚小孔的一些物質,如活性碳、硅膠、沸石等,平臺對應與小孔完全被凝
    聚液充滿;
    Ⅱ型:S型,在低壓處有拐點,相當于單分子層吸附的完成,在孔徑大于20nm時常遇到,
    其孔徑無上限;
    Ⅲ型:在整個壓力范圍,曲線向下凸,無拐點,甚為少見;
    Ⅳ型:與Ⅱ型相似,在高壓區,發生毛細凝聚現象,脫附時可見滯后現象;
    Ⅴ型:少見;
    等溫線的形狀與吸附質和吸附劑的本性相關,可得吸附質和吸附劑性質的信息,如Ⅱ型和Ⅳ型可計算固體比表面積,Ⅳ型中等孔(2~50nm)的特征,用于中孔的孔徑分布計算.
  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